智易時代洪澇特征水質監測方案:以“智”治洪,用“數”守安
一、方案背景
洪澇災害是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,每當洪水裹挾著地表泥沙、垃圾、生活污水、工業廢水等污染物涌入河流、湖泊、水庫,都會導致水質惡化,直接威脅飲用水安全、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。
傳統水質監測方式存在響應慢、頻率低、證據留存難等痛點,無法滿足洪澇期間“快速感知、精準溯源、有效處置”的需求。為此,智易時代推出洪澇特征水質監測方案,依托自主研發的洪澇特征水質監測站,實現“實時監測-智能留樣-數據支撐”的全流程閉環,為各級管理部門提供精準、高效的水質管理工具。
二、方案目標
- 實時感知:免試劑原位監測,分鐘級檢測水質變化,快速預警超標異常。
- 證據留存:超標留樣、觸發留樣等多種留樣模式,可有效解決“污染事件難溯源、執法無依據”等問題。
- 數據支撐:為常規監測、應急處置、執法監管、溯源分析等場景提供可信數據,助力管理決策科學化。
三、產品應用
本方案的核心支撐設備為智易時代洪澇特征水質監測站,針對洪澇期間水質波動大、污染物復雜等特點,集成九項水質監測指標,分鐘級監測、智能留樣、數據溯源三大核心功能,匹配洪澇水質監測需求。
智易時代洪澇特征水質監測站采用光學法和電極法等分析技術,對水體進行免試劑原位監測,支持溶解氧、濁度、COD、氨氮、總氮、總磷、電導率、溫度、PH等多項水質指標監測,指標可定制;采集過程中,水樣無需預處理,最高可10 分鐘檢測一次,也可根據用戶需求設置檢測頻次。核心傳感器具有IP68 防護等級,采用防腐材料,滿足不同水體與場景的監測需求,現場數據設有智能彩色觸摸屏,方便數據查看與設備調試,同時集成物聯網通訊模塊,支持數據遠程傳輸與控制。為各級管理部門針對常規監測、應急監測、執法監測、溯源監測、抽查監測等提供數據支持。
具備水位監測和流量監測功能,當水位或流量低于設置閾值后,系統自動停止運行,并記錄運行日志。
具備數據自動補傳功能,在通信異常情況下,數據進行本地存儲,在通信恢復后自動補發數據 ,防止數據丟失。
具備數據和運行日志存儲功能,最高可存儲達10年的運行數據。
四、方案優勢
- “快”:分鐘級響應,搶占應急處置先機
傳統監測需人工采樣、實驗室分析,耗時極長,而本方案通過實時監測,可在5分鐘內發現水質異常,10分鐘內啟動留樣,為應急部門提供“第一手數據”,快速判斷污染程度,啟動相應處置措施。
- “準”:多參數同步,精準刻畫水質特征
洪澇期間水質變化復雜(如濁度升高會影響COD、溶解氧的測定),本方案支持溶解氧、濁度、COD、氨氮、總氮、總磷、電導率、溫度、PH等多項水質指標同步監測、交叉驗證,避免單一參數誤判。同時,智能留樣功能確保“異常樣品”的準確性,為后續實驗室分析提供可靠素材。
- “實”:可追溯性,解決執法與溯源難題
傳統監測中“樣品丟失、記錄不全”是執法的常見障礙,本方案通過“數據-樣品-記錄”的全鏈路追溯,確保每一個異常事件都有證據支撐、有源頭可查。
- “全”:多場景適配,覆蓋管理全流程
方案支持五大監測場景,覆蓋管理部門的全流程需求:
- 常規監測:長期布點于洪澇高發區(如河流沿岸、水庫入口),實時監控水質基線,為日常管理提供數據;
- 應急監測:模塊化設計,安裝方便,當洪澇發生時,可快速部署,實時傳輸數據,幫助應急部門動態調整處置策略;
- 執法監測:針對群眾舉報、疑似污染事件,快速調取監測數據與留樣記錄,作為執法依據;
- 溯源監測:通過實時數據變化,結合留樣分析,追蹤污染來源(如工業企業、畜禽養殖場);
- 抽查監測:針對重點區域(如飲用水源地、農田灌溉區),隨機抽查時,快速獲取實時數據,驗證水質狀況,提高抽查效率。
五、應用價值
本方案通過智易時代洪澇特征水質監測站的“實時監測-智能留樣-數據溯源”能力,為各級管理部門解決了洪澇期間水質監測的“痛點”:
- 對環保部門:提供污染事件的“證據鏈”,支撐執法追責;
- 對水利部門:實時監控水庫、河流水質,保障飲用水源安全;
- 對應急部門:快速獲取數據,啟動處置措施,減少災害影響;
- 對公眾:通過數據公開,增強對水質安全的信心。
您好!請登錄